三峽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它的成功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治水的百年夢想,鑄就了水電建設的歷史豐碑。目前,三峽工程已全面轉入運行階段,經濟社會效益凸現,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水電事業的科學發展。 ...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10年過去,談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成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深有感觸地說,中國經濟的巨大變化離不開基本經濟制度,...
國企沒有特殊優待,私企也沒有受到歧視,國企私企共同創造了中國經濟繁榮 最近這兩年,媒體與學界關于中國經濟形勢的宣傳報道主調,不外乎以下幾點:中國現在是國進民退,國富民窮;國有企業憑借壟斷地位和其他優惠政策大肆擴張,...
6月29日10時03分,在遨游太空303小時16分鐘后,神舟九號安全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標志著我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6月27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至7062米深海,創造了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下潛新紀錄…...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我國《憲法》中明確要堅持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即“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提升企業“道德力”,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企業實現持續發展、基業常青的必要條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達到自身獲利的目的,必須首先生產或提供對他人有價值的東西。反之,如果企業置他人利益于不顧,...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的浪漫約會,讓中國的航天事業再一次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在為之自豪的同時,很多人不禁要問,高高在上的航天事業與普通民眾的距離是否過于遙遠?航天工程能為老百姓的生活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嗎?...
央企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為”,就是要在高端領域與跨國公司進行競爭;所謂“不為”,就是不要與中小民營企業爭奪中低端市場。這樣既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又能讓社會更加和諧。 央企不依靠壟斷也是有活力的。...
國有經濟戰略性結構調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但是對于如何認識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實質,人們在認識上一直存在著分歧。當前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的實質就是要使國有企業全面退出競爭性領域,...
日前,德意志銀行全球市場清潔能源首席分析師高登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清潔能源利用的瓶頸,并不是清潔能源本身的開發,而是存儲和輸送清潔能源的基礎設施———智能電網的技術提升和建設。” 記者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