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苯ㄔO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而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是在深入分析我國新的歷史條件、歷史階段,全面認識和深刻把握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歷程以及各國現代化建設規律基礎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判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我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備。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發展環境新變化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使命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經歷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核心技術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斷提升自身發展能力永遠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面對復雜變局和諸多不確定因素,只有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切實提高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變“卡脖子”為“殺手锏”,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精益求精是“關鍵”。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賀信中強調:“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鉆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span>
“人生在勤,勤則不匱?!痹谖覀凕h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歷程中,我國培育了一批批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不斷研制出性能可靠、質量過硬、品質卓越的產品,在各個領域打造了一項項精品工程,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鼓舞全黨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榜樣蘊藏無窮力量,精神激發奮斗意志。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將精益求精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不懈追求,以“精心設計、精益制造、精準服務、精品工程”為高標準,嚴把質量關,刻苦鉆研技術,追求高效率、高品質,全力打造更多質量過硬的精品工程。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開拓創新是“突破”。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開拓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量子信息、量子計算、載人航天、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領域的自主創新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涌現出眾多勇攀高峰的創新群體。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我們必須要深刻意識到開拓創新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要立足整體、面向世界、聚焦關鍵,全方位系統性地完善體制機制,厚植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活力,實現創新引領。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全局。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我們要瞄準關鍵問題,聚焦“卡脖子”環節,深化發展核心技術,不懈追求精益求精,強化創新引領,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搶占先機,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創造更多舉世矚目的新奇跡。
(哈電集團評論員 孫德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