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焊光點亮人生
——記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冷作分廠智能焊接班班長孫柏慧
16年,孫柏慧一直扎根在生產一線,書寫了新時代90后勵志青年一代的成長歷程,從職業初期的技能小白到高技能人才專家,從一名普通產業工人成長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是怎樣的努力換來了現今的珍貴榮譽?是堅守,是無私奉獻,是不忘初心的吃苦耐勞,不斷錘煉加強自身能力地頑強奮斗。
多年來,孫柏慧同志主要從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制造、世界首臺AP1000核電站主蒸汽管道焊接任務,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內首臺最大功率重型燃汽輪機300兆瓦級重型燃機燃燒室核心熱部件焊接任務,在異種合金鋼焊接、厚壁鈦合金焊接、硬質合金堆焊、高溫合金焊接、汽輪機轉子軸徑焊接方面有卓越貢獻,能夠掌握手工焊接技能和自動化焊接設備操作十余種,是名副其實的全能型焊工。
踐行“技能報國”的錚錚誓言
孫柏慧帶領團隊完成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兩機專項”任務中“300兆瓦重型燃汽輪機燃燒室關鍵核心熱部件”的制造工作,此項任務是十八大后總書記親自批復的關鍵技術研究,此項目的完成徹底擺脫了歐美國家對中國燃汽輪機關鍵“卡脖子”技術的封鎖,展現了大國重器的制造能力。整個項目制造過程異常艱難,制造精度要求極其苛刻、受材料限制、工藝限制等重多要求,給制造難度提升了更高級別,孫柏慧帶領團隊經常加班到深夜,時常錯過午飯晚飯時間,為了攻克保證核心部件進度和質量,孫柏慧吃住在單位,全程跟蹤制造流程,就是這樣經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夜晚,最終在孫柏慧以及眾多匠人的努力奮斗,捍衛了中國制造。
挑起“技術突圍”的千斤重擔
孫柏慧臨危受命解決“汽輪機主汽閥裝配件硬質合金堆焊質量提升工作”。由于材料特殊、工藝復雜等多方面原因是哈電汽輪機亟待解決的“卡脖子”的關鍵問題,通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質量從不到30%提升到56.3%,目前一次交檢合格率達到98%,同行業對標處于領先水平,此項目榮獲了“中國質量協會職工創新QC小組創新型二等獎”,榮獲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職工技術創新特等獎。
培養“國之重器”的新生力量
孫柏慧日常注重“傳、幫、帶”,依托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展各種技能培訓班和技術講堂,將“技術骨干”長期積累下的技能、經驗傳授給職工,將個人的經驗轉化為團隊的經驗,把個人的發明創造、技術革新轉化為推動哈電汽輪機創新發展的強大助力。在他的帶領下,班組成員都掌握了多項焊接方法技能,為哈電汽輪機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貢獻力量。
焊花綻偉業,弧光映輝煌。孫柏慧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始終不忘初心,以自己火熱的青春書寫著新一代90后的奮斗畫卷,詮釋著一名青年大國工匠的擔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創造的偉大使命,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技術能手、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最美勞動者、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和黑龍江省第十六屆職工技術運動會電焊工比賽賽第一名,他的成長事跡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播出,用焊光點亮人生,用奮斗回答無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