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瀏覽量:
發布時間:2013-06-13
西莫尼亞指出,蘇聯時期,國有經濟占統治地位,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對蘇聯經濟的發展起過積極作用,在后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雖然經歷多次經濟體制改革,但單一的公有制結構不僅未能改變。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的國體差點被自由經濟模式搞垮,普京在上臺后的最初幾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重新整合經濟方面。普京很清楚,現在必須恢復大型國企并使其現代化,特別是在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普京在總統第二任期內強化了大型國有企業聯合,特別是加強了國家對戰略性行業的控制,并同時確定涉及國防、石油、天然氣、運輸、電力、外貿、銀行、漁業、鋼鐵制造業等領域的1063家大中型企業為國有戰略企業,規定政府無權對這些戰略企業實行私有化。2004-2007年間,國有股在俄資本市場中的比例從24%升至40%,2009年達到50%。1997-2009年,國有經濟比重從30%升至67%。
西莫尼亞告訴記者,俄重新國有化的主要目的是:一、增強國家對經濟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對影響國家重要經濟戰略利益的領域加強調控力度;二、進一步打擊與削弱寡頭勢力,防止國家政權寡頭化,剝離寡頭與政治的關系;三、在一些重要經濟部門培植大型國有控股企業,目的是保證國家重要的產業政策得以實現。俄羅斯在重新國有化時,并不要求100%的股份,而是保持在51%的股份。
西莫尼亞指出,中國30多年成功的改革經驗值得俄羅斯借鑒,中國既保持了5000年的文明歷史和傳統,又引進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發展理念,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就是中國奇跡!
西莫尼亞說,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經濟轉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國企再次走到了“風口浪尖”,瀕臨生存的極限地帶。“我相信,中國人民憑借著東方智慧,中國的經濟轉型一定能夠成功。”遺憾的是,在此問題上,俄羅斯只能向中國提供教訓,而不是經驗。
西莫尼亞強調,普京當前要實施“新經濟政策”,他要排除來自左和右兩方面的干擾,右翼力量希望在俄搞西方的自由經濟,而左翼力量希望恢復斯大林時代的做法。實踐證明,美國的完全自由經濟模式行不通。在此問題上,中國的做法值得稱道,中國人是“摸著石頭過河”,中國已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西莫尼亞最后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追趕型經濟的國家都應重視國家的指導和調控作用,國企和私企是伙伴關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
(本文章摘自6月10日《光明日報》 作者:楊政)